-
免疫复合物沉积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与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激活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这种沉积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式发生。 -
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
部分研究显示,乙型肝炎病毒可能直接侵入肾脏细胞,影响其正常功能并引发损伤。例如,病毒DNA可在肾组织中被检测到,提示其直接作用。 -
异常免疫反应
病毒感染可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失衡,产生自身抗体(如抗DNA抗体、抗肾小管抗体)或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引发自身免疫性损伤。 -
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的间接作用
病毒感染可能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如补体系统异常)间接损伤肾脏组织。
患者的遗传背景、免疫状态等个体差异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需结合乙肝病毒感染史、肾脏损害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肾组织HBV抗原阳性)。治疗需兼顾抗病毒(如恩替卡韦、干扰素)与肾脏病变的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