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治疗的情况:
- 若为继发性因素(如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 若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4g)、低白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水肿或高血压等症状,需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延缓肾功能恶化。
- 中重度病例(如3期、4期)通常需要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或抗凝药物等治疗。
-
可观察或自愈的情况:
- 部分轻度病例(如24小时尿蛋白<4g且肾功能正常)可能通过动态观察、对症治疗(如限盐、控制体重)缓解症状,无需立即使用免疫抑制剂。
- 少数患者可能自愈,但需密切监测。
-
治疗目标:
- 缓解症状(如消肿、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预防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
- 需长期管理,部分患者可能需终身治疗。
总结:膜性肾小球肾炎多数需要治疗,具体方案需结合病因、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