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低丙球血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某些免疫球蛋白(Ig)含量极低或缺乏,而另一种Ig可能增高,或Ig功能异常。其核心缺陷在于B细胞无法正常合成某些Ig,或合成功能异常的Ig,同时可能伴随T细胞免疫调节失常。
关键特征
-
发病特点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缓慢,病程常达4-5年才被确诊,因此被称为“迟发性”。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较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稍低,但感染多呈慢性过程。 -
常见症状
- 反复感染:最常见为复发性化脓性呼吸道感染(如慢性鼻窦炎、肺炎)。
- 消化系统问题:部分患者(尤其缺乏IgA者)伴有吸收不良综合征,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甚至肠道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 其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类风湿关节炎等。
- 体征:脾脏常增大,淋巴结皮质可见淋巴滤泡。
-
病因与检查
- 病因复杂,可能与B细胞数量或功能缺陷、T细胞异常、基因缺陷或后天突变有关。
-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IgG、IgA、IgM含量异常,B细胞数值通常正常,但存在功能缺陷。
治疗方法
- 替代疗法:主要采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静脉或皮下注射)或输注新鲜血浆,以补充免疫球蛋白。
- 对症治疗:针对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合并肠道吸收不良者需调整饮食。
- 并发症管理: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纠正贫血等。
若出现反复感染、消化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