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急性红肿热痛和全身中毒症状。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说明:
1. 定义与病因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5%以上)、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化脓性细菌通过血源性传播或直接蔓延感染关节。儿童高发,尤其髋、膝关节,常继发于败血症、骨髓炎或外伤。
2. 临床表现
- 局部症状:受累关节(如髋、膝)红肿、发热、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常呈半屈曲位以缓解疼痛。
- 全身症状:突发寒战、高热(可达39℃以上),小儿可能出现抽搐,伴乏力、食欲减退等中毒表现。
- 深部关节(如髋关节):因皮下组织覆盖,局部红肿不明显,但关节内旋受限,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
3. 治疗原则
- 早期诊断与干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防止关节破坏。
- 抗生素治疗:首选针对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需足量、静脉给药,必要时根据药敏调整。
- 手术引流:深部关节(如髋关节)需切开引流或关节镜灌洗,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
- 支持治疗:包括退热、补液、营养支持,患肢牵引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预防畸形。
4. 预后与护理
- 儿童患者:及时治疗可较好恢复关节功能,延误可能导致骨质破坏或畸形。
- 日常护理:保持患肢清洁,避免感染扩散;炎症消退后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总结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需结合抗生素、手术及支持治疗,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若出现高热、关节肿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