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以下是对该疾病的全面介绍:
1. 定义与病因
急性脊髓炎是指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其主要病因与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而不是由病毒或细菌直接感染脊髓所致。尽管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或腹泻等病毒感染病史,但脑脊液中通常检测不到病原微生物或抗体。
2. 典型症状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因脊髓受损的部位和程度而异,典型症状包括:
- 急性起病:症状可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迅速发展。
- 肢体功能障碍: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如麻木、刺痛)。
- 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潴留或尿失禁。
- 疼痛:背部或肩部疼痛,提示炎症反应。
- 高位脊髓受损:若病变发生在颈髓或高胸段,可能导致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
3. 诊断方法
急性脊髓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
- 脑脊液检查:分析脑脊液成分,判断炎症程度。
- 磁共振成像(MRI):清晰显示脊髓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 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是否异常。
- 血液检查:检测炎症指标,辅助诊断。
4. 治疗方法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
- 药物治疗:
- 抗免疫治疗:如使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如糖皮质激素)。
-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例。
- 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辅助治疗:
- 预防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褥疮和肺部感染。
- 改善微循环药物:帮助局部病灶恢复。
- 支持治疗:如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5. 预后与注意事项
急性脊髓炎的预后取决于脊髓受损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需注意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褥疮和肺部感染,需积极预防。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急性脊髓炎,请尽快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