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治疗
- 冷/热敷:急性肿胀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减少渗出;72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吸收。
- 压迫包扎: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减轻内出血和水肿。
- 抬高患肢:将肿胀部位抬高至心脏以上,促进血液回流。
2. 药物干预
- 消炎止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 抗生素/抗过敏药:细菌感染用阿莫西林(需遵医嘱),过敏引起则用氯雷他定。
- 利尿剂:严重水肿可短期使用氢氯噻嗪等,但需医生指导。
3. 其他辅助方法
- 按摩与功能锻炼:肿胀稳定后轻柔按摩或做踝泵运动,促进循环。
- 饮食调整:减少钠盐摄入,多吃薏米、绿豆等利尿食物。
注意事项:若肿胀伴随剧烈疼痛、发热或4天未缓解,可能为骨折、感染等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