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概述
乳糜尿(chyluria) 是一种尿液异常的病症,其特征是尿液呈乳白色或混浊,类似于乳汁、泔水或豆浆。乳糜尿的发生是由于淋巴管堵塞或受损,导致淋巴液进入尿液中而引起的。
病因及常见疾病
乳糜尿的病因主要分为两类: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
-
寄生虫性
- 丝虫病:这是乳糜尿最常见的原因,由班氏丝虫或马来丝虫感染引起。丝虫在淋巴系统内引起炎症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进入尿液中。
-
非寄生虫性
- 结核:广泛的腹腔结核可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道,引起乳糜尿,并可能同时合并肾结核。
- 肿瘤:原发或转移至腹腔腹膜后纵隔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可压迫阻塞腹腔淋巴道或胸导管,引起乳糜尿。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
- 胸腹部创伤或大手术:损伤腹腔淋巴道或胸导管,导致淋巴液进入尿液中。
- 原发性淋巴管疾病:罕见,由于胸导管先天畸形或广泛淋巴管先天发育不全引起。
- 其他原因:如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妊娠压迫、疟疾等,偶尔也可引起乳糜尿。
症状
乳糜尿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
- 尿液呈乳白色或混浊:这是乳糜尿最典型的症状,尿液中可能含有乳糜凝块。
- 血尿:如果乳糜液中含血量较多,尿液可能呈粉红色,称为乳糜血尿。
- 尿频、尿急、尿痛:乳糜尿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出现这些症状。
- 体重减轻:长期乳糜尿可能导致营养物质丢失,出现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症状。
诊断
乳糜尿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尿液检查:乳糜尿的尿液通常呈乳白色或混浊,有时还会出现血尿。通过尿液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是否含有乳糜成分,以及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成分。
- 血液检查:乳糜尿患者的血液中可能会出现淋巴管阻塞导致的蛋白质升高。
- 淋巴管造影:通过向淋巴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拍摄X光片或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淋巴管的病变情况。
- 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淋巴管的病变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管瘤、淋巴结肿大等疾病。
治疗
乳糜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 利尿剂:用于增加尿液排出,减少淋巴液进入尿液中。
- 抗丝虫药物:如枸橼酸乙胺嗪,用于治疗丝虫病引起的乳糜尿。
-
手术治疗
-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通过手术修复淋巴管的病变,以恢复淋巴管的正常功能。这是治疗严重乳糜尿最有效的方法。
- 肾盂内灌注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肾盂内灌注硬化剂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硝酸银、聚维酮碘等。
-
其他治疗
- 中医中药疗法: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采用补中益气、清热利湿、健脾益肾等治疗方法。
- 体外冲击波治疗:利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肾结石患者,其机制未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预防
预防乳糜尿的方法主要包括: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均衡的饮食等。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淋巴管的疾病。
如果出现乳糜尿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