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核心机制
心力衰竭是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减少的综合症,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基础疾病。老年人因器官功能衰退、多病共存,症状常不典型,易被误诊。
2. 典型症状
- 呼吸系统: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右心衰)。
- 泌尿系统:夜尿增多、下肢水肿(从足踝开始,非面部)。
- 神经系统: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意识模糊。
3. 老年人特点
- 症状隐匿: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慢性干咳,缺乏典型呼吸困难。
- 并发症多:易合并感染、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
- 诊断困难: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如BNP)等客观指标。
4. 常见病因
-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最常见)、冠心病、心脏瓣膜病。
-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
- 其他:慢性肺部疾病、贫血等。
5. 预防与管理
- 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如散步)、控制体重。
- 定期监测:关注体重变化、症状加重及时就医,规律复诊。
- 规范用药: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药物,避免自行停药。
总结
老年人心力衰竭需早期识别症状、控制基础疾病,并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水肿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