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压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后遗症:
1. 疲乏无力
老年人低血压,特别是在早上会常常感觉到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午睡后或者休息之后也许会好转,但是到下午或者傍晚又会感觉到疲乏、乏力。
2. 头晕头痛
低血压的老人头痛表现的比较多,并且往往在患者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表现更为明显,头痛的性质和程度也不一样,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晕厥倒地,很容易发生摔倒性骨折。
3. 心前区隐痛或不适
低血压患者会心前区隐痛或不适,不仅表现在体力劳动或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并且在安静时也有表现,甚至可能会引起像心绞痛那样的隐痛。
4. 神经功能障碍
具体表现为失眠,睡眠障碍,精神萎靡不振和记忆力减退,还会表现为皮肤苍白多汗,浑身有时冷时热,手脚麻木的感觉。低血压严重时还会出现听力损失和视力模糊,会大大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5. 内分泌功能减退
具体表现为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这类物质不足,部分患者血糖会降低。
6. 口齿不清,呼吸困难
低血压患者会口齿不清,呼吸困难,甚至需要长时间卧床,影响正常生活。
7. 记忆下降、健忘,甚至痴呆
长期低血压,脑灌注不足,会导致脑细胞退化和萎缩,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脑白质改变,这些是长期低血压造成的。一旦发生大脑萎缩,脑白质结构改变,这时候就会出现记忆下降、健忘,甚至痴呆等症状,是不可逆转的。
8. 视力模糊与晕厥
血压下降还会影响眼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平衡,导致眼底视网膜动脉痉挛,造成视力模糊。
9. 脑供血不足
长期低血压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功能下降,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
10. 心肌缺血
低血压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11. 肾功能减退
低血压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引起肾功能减退,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老年人低血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上述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