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猝死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药物急救需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进行,无法通过口服给药。以下是猝死急救的关键药物及预防性用药的说明:
一、猝死急救核心药物(需专业医护人员使用)
-
肾上腺素
-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收缩外周血管,恢复自主心跳和循环功能,是心脏骤停急救的首选药物。
- 用法:静脉注射或心内注射,可重复给药。
-
阿托品
- 作用: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提高心率,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搏。
- 用法:静脉注射,需结合心电监测结果使用。
-
胺碘酮
- 作用: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室颤、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能延长心肌细胞不应期。
- 用法:静脉注射后持续泵入。
-
利多卡因
- 作用:抑制室性心律失常,降低心肌异常兴奋性。
- 用法:静脉注射,常用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 作用:收缩血管、提升血压,改善重要器官灌注。
- 用法:静脉泵入,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二、猝死高危人群的预防性用药(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
阿司匹林
- 作用: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风险,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患者。
- 注意:出血风险者禁用。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 作用:降低心率、血压和心肌耗氧量,减少恶性心律失常风险。
- 注意:可能影响运动能力,需个体化调整剂量。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
- 作用:降低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预防心源性猝死。
- 注意:需监测肝功能及肌酸激酶。
-
抗凝血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
- 作用:预防房颤或深静脉血栓引发的栓塞事件。
- 注意: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三、急救关键步骤(非药物干预)
- 立即心肺复苏(CPR):高质量胸外按压(深度≥5cm,频率≥100次/分)。
- 早期电除颤:使用AED或手动除颤仪恢复心律。
- 建立高级气道和静脉通路:由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及药物输注。
总结
猝死急救需依赖即时心肺复苏、电除颤及静脉药物联合干预,口服药物无法在急救中发挥作用。高危人群需通过规律体检、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及遵医嘱用药预防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