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的定义
低钙血症是指血液中游离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通常指血清钙浓度低于2.25mmol/L。由于钙在体内的生理作用主要取决于游离钙(即离子钙),所以低钙血症一般也指低离子钙,也称游离钙低于正常值(<1.1mmol/L)。
低钙血症的病因
低钙血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甲状旁腺发育不全或不发育、DiGeorge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I型等原因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则多见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及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后等情况。
-
维生素D代谢障碍:包括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羟化障碍和维生素D分解代谢加速等情况。维生素D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特别是接触阳光过少时。维生素D羟化障碍则见于肾功能衰竭、肝病等疾病。
-
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如1,25(OH)2 D3的生成减少,使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衰竭时磷的排泄减少导致磷潴留使肠道吸收钙减少等。
-
药物:某些药物如用于治疗高钙血症及骨吸收疾病的药物,长期应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等,均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
其他因素:如严重感染、碱血症、饮食中含磷增加、妊娠、哺乳等情况,也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的症状
低钙血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与低钙的程度以及血钙下降的速度有关。主要症状包括:
-
神经肌肉系统:轻症时出现手指、脚趾及口周的感觉异常和四肢发麻刺痛、手足抽动。血钙进一步降低时可发生手足搐搦(抽筋样的发作),严重时全身骨骼及平滑肌痉挛。
-
平滑肌痉挛: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喘息,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暂停。
-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室颤动甚至心脏骤停。
-
精神和神经异常:精神异常包括烦躁易怒、焦虑失眠、抑郁以至精神错乱。神经异常多为锥体外系的表现,如震颤麻痹舞蹈病。
-
牙齿及皮肤症状:牙齿症状如牙釉质发育不全、出牙延迟、龋齿多甚至缺牙等。皮肤症状如皮肤粗糙伴有裂纹、体毛稀疏易脱落和指(趾)甲变脆等。
-
眼部症状:白内障在慢性低钙血症患者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
-
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骨骼改变(病程长、病情重者可有骨骼疼痛)等。
低钙血症的治疗
低钙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
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虾皮和牛奶)、晒太阳(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新陈代谢,有助于钙的吸收)。
-
药物治疗:当饮食和运动无法改善低钙血症,且病情较为严重时,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来补充钙质。
-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低钙血症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这时可能需要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阿仑膦酸钠片或唑来膦酸注射液。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其他方法无效或病情严重时考虑的选项。
低钙血症的预防
预防低钙血症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包括:
-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晒太阳,避免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
-
避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等,可能会导致低钙血症,应避免长期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了解身体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