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冷静,避免硬拔
蜱虫口器带有倒刺,强行拉扯可能导致头部残留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切勿用烟头烫、手指捏或暴力撕扯。 -
酒精麻痹蜱虫
用酒精涂抹蜱虫身体,使其头部放松或脱落,便于后续处理。 -
正确取出蜱虫
- 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垂直夹住蜱虫头部(尽量靠近皮肤表面),缓慢向上提拉,避免扭转或猛拉。
- 若蜱虫深入皮肤无法自行取出,建议立即就医。
-
消毒伤口
取出蜱虫后,用碘伏、酒精或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处及周围皮肤,降低感染概率。 -
观察症状并就医
- 被叮咬后2周内密切关注体温、皮疹、乏力等症状,出现发热、红肿或叮咬部位化脓需及时就诊。
- 若无法判断伤口处理是否彻底,建议携带蜱虫样本就医,便于医生诊断。
预防提示: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虫剂,检查帐篷和衣物是否残留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