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方式干预
这是治疗小儿肥胖症的首选方法,包括均衡饮食(低脂、低糖、高蛋白)、规律运动(每天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以及行为矫正。研究表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与生活方式调整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
药物治疗的适用情况
- 二甲双胍:仅适用于明确合并代谢异常(如空腹血糖受损、2型糖尿病前期)且年龄≥10岁的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肥胖儿童的BMI,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并监测副作用。
- 其他药物:如奥利司他(减少脂肪吸收)、芬特明(食欲抑制剂)等,可能引起腹泻、恶心等副作用,且不推荐用于儿童。
-
注意事项
- 我国目前尚未批准任何专门用于儿童肥胖症的减重药物,所有用药均需基于个体化评估。
- 中医调理(如针灸、中药)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专业医师指导。
总结:小儿肥胖症无“最快最有效”的药物,治疗需个体化、多学科协作,优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至正规医院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制定科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