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病因
-
耳源性疾病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症):约占老年眩晕的1/3,表现为短暂眩晕(数秒至数分钟),与体位变化相关,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
- 梅尼埃病: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伴耳鸣、听力下降。
- 前庭神经炎:急性起病,眩晕持续数天至数周,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
中枢性疾病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后循环缺血:眩晕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能伴共济失调、复视等,需警惕脑梗死风险。
- 小脑或脑干梗死/出血:中枢性眩晕的严重病因,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
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
- 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能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
-
其他全身性疾病
- 贫血、低血糖:老年人造血能力下降或代谢异常导致。
- 颈椎病:颈椎增生压迫椎动脉,影响脑供血。
- 药物性眩晕:部分降压药、镇静剂等可能引发。
二、危险信号
若眩晕发作时伴口角歪斜、吞咽困难、复视、肢体麻木等,可能提示脑血管病(如脑梗死),需立即就医。
三、治疗与管理
- 病因治疗:如耳石复位(BPPV)、控制血压/血糖、改善脑循环(后循环缺血)等。
- 对症处理:急性期卧床休息,使用止晕药物(如倍他司汀)缓解症状。
- 康复与预防:通过平衡训练(如太极拳)改善稳定性,避免快速体位变化。
提示:老年眩晕病因复杂,需结合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如MRI、前庭功能测试)明确诊断。建议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