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伤口局部症状
- 疼痛:老鼠牙齿锋利,咬伤后可能引发剧烈刺痛或持续性钝痛。
- 红肿出血:伤口周围皮肤红肿、发热,可能伴随渗血或化脓。
- 皮疹:因过敏或感染,咬伤部位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2. 全身性症状
- 发热:感染扩散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伴随畏寒、出汗或乏力。
- 头痛:颅内压增高或炎症刺激可能引发搏动性头痛。
- 淋巴结肿大: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时,附近淋巴结可能肿大。
3. 潜在严重疾病风险
老鼠可能携带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原体,若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
- 持续高热不退、全身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
- 肾功能异常(如尿量减少、腰痛)。
紧急处理建议
- 立即清洗消毒: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用酒精或碘伏消毒。
- 避免包扎:保持伤口敞开,减少二次感染风险。
- 及时就医:24小时内接种破伤风疫苗和出血热疫苗,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
注意:鼠咬伤后48小时内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期,切勿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