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必要性
胃食管反流病会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典型症状包括反酸、烧心,还可能引发慢性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长期未控制的反流可能进展为食管狭窄或巴雷特食管(癌前病变),因此需尽早治疗。
2. 治疗方法
-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避免高脂饮食及巧克力等刺激性食物;睡前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夜间反流;控制体重,避免穿紧身衣物。
- 药物治疗:
- 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是首选,疗程通常4-8周。
- 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增强食管蠕动功能。
- 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等可缓解症状。
-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严重并发症(如食管裂孔疝)或需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常用术式。
- 内镜治疗:射频消融等微创方法适用于特定患者。
3. 随访与管理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评估症状控制、药物用量及并发症风险,及时调整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需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有效控制,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