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方法
-
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包括避免辛辣、过烫、高脂食物及酒精;戒烟戒酒;进食后避免立即平卧,睡前抬高床头;控制体重,减少腹压增高的动作(如弯腰、便秘)。 -
药物治疗
- 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黏膜刺激。
- 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促进食管和胃蠕动,减少反流。
-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可在食管黏膜形成保护层。
- 抗真菌/抗生素:真菌性食管炎需用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
-
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无效、严重食管狭窄或Barrett食管患者,如胃底折叠术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阻止反流。 -
中医辅助治疗
中药方剂(如半夏泻心汤)和针灸可调和脾胃、改善症状,但需辨证施治。
二、治疗注意事项
- 疗程与复发:标准抑酸治疗需持续8周以上,停药后易复发,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
- 定期随访:尤其对中重度患者,需定期胃镜检查排除癌变风险。
- 避免误区:仅依赖药物而忽视生活方式调整,易导致疗效不佳或反复发作。
三、不治疗的危害
若放任不管,食管炎可能进展为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癌变风险高),甚至引发大出血、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总结:食管炎需积极治疗,结合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手术,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建议尽早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