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 感染因素:主要由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和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发,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也可见。
- 环境刺激:冷空气、粉尘、烟雾(如二氧化硫、氨气)等物理化学刺激可损伤黏膜。
-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可能诱发炎症。
2. 典型症状
- 咳嗽:初期干咳,逐渐转为黏液脓性痰,可能持续2-3周。
- 其他症状:发热(通常38℃左右)、胸闷、气促,偶有痰中带血或喘息。
3.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咳嗽剧烈可用镇咳药(右美沙芬),痰多者用祛痰剂(氨溴索)。
- 支持治疗:多饮水、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刺激性物质,必要时雾化治疗缓解症状。
4. 预防措施
- 增强免疫力,避免受凉或接触过敏原。
-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吸烟及空气污染暴露。
- 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球菌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排查肺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