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概述
一、定义与特点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特征,冬季或气候骤变时易加重,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二、常见症状
- 咳嗽:以晨间咳嗽明显,睡前可能出现阵咳,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感染时转为黄色脓痰。
- 咳痰:痰量较多,黏稠时难以咳出,可能伴随血丝。
- 喘息与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严重时需吸氧支持。
- 胸闷:胸部压迫感在夜间或清晨可能更显著。
- 反复呼吸道感染:易引发感冒、肺炎等,导致症状恶化。
三、主要病因
- 吸烟:长期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烟草损伤气道上皮,降低清除能力。
-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如工业废气、粉尘)、寒冷气候刺激呼吸道。
- 感染与免疫: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加剧炎症反应。
- 其他:过敏、气道高反应性等也可能参与发病。
四、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症状、病史(如吸烟史)、体格检查(肺部听诊)及辅助检查(肺功能测试、胸部影像学)综合判断。
五、治疗与管理
- 药物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抗生素应对感染。
- 氧疗与康复:严重呼吸困难者需吸氧;呼吸训练、适度运动(如散步)改善肺功能。
-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避免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预防措施
- 戒烟限酒:戒烟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 环境防护:减少接触油烟、粉尘,冬季注意保暖。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摄入维生素)、适度锻炼、接种流感疫苗。
七、并发症风险
未规范治疗可能发展为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提示: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