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类型
SAS根据病因可分为三种类型: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最常见,由上呼吸道软组织塌陷引起,如肥胖、扁桃体肥大等。
-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与呼吸中枢控制功能失调有关,较少见。
-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兼具阻塞性和中枢性特征。
2. 症状
- 夜间症状:打鼾(响亮且不规律)、呼吸暂停、夜间憋醒、夜尿增多等。
- 白天症状:嗜睡、晨起头痛、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性格改变(如易怒、抑郁)。
3. 危害
SAS与多种严重疾病密切相关:
-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风险显著增加。
- 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等发生率较高。
- 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症等。
- 其他:晨起头痛、性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能夜间猝死。
4. 诊断
- 多导睡眠图(PSG):确诊SAS的“金标准”,监测睡眠中的呼吸暂停次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 其他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如颈围、鼻咽部评估)、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
5. 治疗
- 生活方式改变:减肥、戒烟戒酒、侧卧位睡眠、避免白天过度劳累。
- 无创通气治疗: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中重度患者的首选方法。
- 手术治疗:针对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的患者。
- 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患者,调整下颌位置以保持气道通畅。
6. 预防
-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避免睡前饮酒和使用镇静剂。
- 定期体检,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SAS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相关疾病风险。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SAS,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