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特征
-
气流受限
多由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有害颗粒或气体暴露引发,导致气道狭窄和肺泡破坏。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70%是确诊的关键指标。 -
典型症状
- 早期:晨间咳嗽、少量白痰,活动后气短。
- 进展期: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呼吸困难,伴喘息、胸闷,晚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
-
高危因素
- 环境因素:吸烟(主动/被动)、生物燃料烟雾、空气污染、职业粉尘。
- 遗传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 其他: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低体重指数、社会经济地位低等。
诊断与治疗
- 诊断:结合肺功能检查(FEV1/FVC<70%)、症状评估(如CAT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胸部CT)。
- 治疗:
- 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等)、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急性加重期)。
- 非药物:氧疗、肺康复训练(呼吸操、运动)、戒烟及疫苗接种。
- 重症管理:无创通气或手术干预(如肺移植)。
预防
戒烟、减少空气污染暴露、职业防护是关键。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
若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完善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