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性胸膜炎
需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疗程通常为6-9个月。若伴有胸腔积液,需配合胸腔穿刺引流。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可辅助减轻炎症反应,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
细菌性胸膜炎
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或青霉素类。严重感染时需静脉给药,并配合胸腔闭式引流。 -
病毒性胸膜炎
通常具有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胸痛。 -
自身免疫性或肿瘤性胸膜炎
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需用免疫抑制剂,肿瘤患者需放化疗或靶向治疗。胸膜粘连严重时,可注射链激酶减少粘连。
注意事项:
- 链霉素可能引起耳毒性,用药期间需监测听力;
- 长期使用激素需警惕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
- 阿司匹林不推荐20岁以下患者使用,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
提示:胸膜炎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胸部CT、胸水检测等检查。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或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