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结块症是否需要做手术,取决于多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
一般不需要手术的情况
- 胃石较小且症状轻微:如果患儿的胃石较小,通过胃镜下碎石、药物溶石等方法能够将胃石顺利排出,且患儿症状较轻,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胃穿孔等,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例如,一些较小的植物性胃石,在经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如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等)后可自行溶解或排出体外。
- 患儿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如果患儿身体非常虚弱,存在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者家长对手术存在较大的顾虑和担忧,医生可能会先尝试非手术治疗方法。比如患儿同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手术风险较大时,会优先考虑保守治疗。
-
需要手术的情况
- 胃石较大且保守治疗无效:当胃石体积较大,直径超过4厘米,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等)仍无法排出体外,且患儿症状持续加重,如频繁呕吐、腹痛加剧、不能进食等,此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果胃结块症导致患儿出现幽门梗阻、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或者怀疑有恶变的可能,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胃石长时间压迫胃黏膜导致胃穿孔,会引起腹膜炎等严重后果,需紧急手术干预。
- 异物性胃结块:如果是由于误吞异物(如硬币、玩具零件、纽扣电池等)导致的胃结块,且异物无法自行排出,需要在胃镜或手术下取出异物。特别是对于尖锐的异物,如纽扣电池,长时间停留在胃内可能会造成胃黏膜腐蚀、穿孔等严重损伤,必须及时处理。
小儿胃结块症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胃石的大小和性质、患儿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因素综合判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以预防胃结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