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结块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病史
- 植物性胃石症:病儿多有于近日或发病前几小时空腹一次吞食大量黑枣、柿子、山楂等历史。
- 毛发性胃石症:病儿有咬嚼自己头发的病史。
临床表现
- 植物性胃石症: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可有恶心、呕吐,阵发性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便秘等。少数病儿以腹部肿块就诊。查体时可在上腹部触到形状不规整质地坚硬的肿块,可活动,有轻压痛。
- 毛发性胃石症: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为偶然发现胃内异物。晚期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或有胀满,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石长期刺激胃黏膜可发生溃疡,出现溃疡病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呕血或便血,甚至穿孔发生腹膜炎。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柿石不能透过X线,腹部透视或平片,可发现密度增高影,钡餐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改变体位时,可在胃内移动。
- B超检查:可发现胃内有潴留物,胃石较大者,腹部可探及弧形光带,边缘不规则,毛糙。于两侧可见流动的暗区。石块移动不明显,胃石较小者,给水后光团随体位移动。
- 胃镜检查:可看到深棕色可移动的胃石,并通过活检钳取出柿石的碎块明确诊断。
诊断
根据进食病史,上腹部触及肿块,结合X线、B超、胃镜等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小儿胃结块症。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等鉴别,与胃溃疡穿孔和其他原因肠梗阻鉴别。
通过以上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对小儿胃结块症进行诊断。如果怀疑有胃结块症,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