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回肠憩室的诊断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辅助检测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临床表现
- 无症状:约60%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因其他检查偶然发现。
- 非特异性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腹胀、餐后腹部不适等。
- 并发症表现:
- 憩室炎: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严重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 出血:反复黑便或便血,可伴慢性贫血。
- 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
- 肠梗阻:阵发性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
- 盲襻综合征:腹泻、脂肪泻、体重下降、贫血等。
二、影像学检查
-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
- 显示憩室为圆形/卵圆形袋状突起,开口于小肠系膜侧,可见钡剂与肠腔自由流动的“三层平面”特征。
- 可明确憩室位置、形态及数量。
-
腹部CT扫描
- 典型表现:肠壁增厚、周围脂肪组织浸润、腹腔内气体/液体积聚。
- 可鉴别阑尾炎、胆囊炎等其他急腹症。
-
核素显像(99mTc标记红细胞)
- 用于活动性出血(>0.1ml/min)的定位,异常放射性聚集提示出血部位。
-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 出血速度>0.5ml/min时,可直接显示出血部位及病变性质。
三、内镜检查
- 电子小肠镜
- 可直视观察憩室形态、黏膜情况及并发症(如炎症、溃疡),必要时行活检。
四、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测
- 血常规: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升高(合并感染时)。
- 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
-
特殊检测
-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异常或小肠细菌培养阳性(盲襻综合征时)。
五、鉴别诊断
需排除以下疾病:
- 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通过内镜、钡餐造影鉴别。
- 机械性肠梗阻:结合影像学及病史排除粘连、肿瘤等病因。
- 其他炎性肠病:如克罗恩病、肠结核,需结合病理及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流程建议
- 对疑似病例首选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 或 腹部CT 作为初筛。
- 合并出血时,联合 核素显像 或 血管造影 定位。
- 复杂病例推荐 电子小肠镜 明确病变性质。
(注:以上标准需结合患者个体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