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洗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挤出伤口处的污血。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或专用冲洗设备对内部进行灌注冲洗。 -
消毒处理
清洗后,用医用酒精、碘伏等消毒液对伤口进行消毒。若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建议由医生进行专业清创。 -
避免包扎
处理后的伤口不宜包扎,应保持敞开透气,以减少感染风险。 -
及时就医
尽快前往医院或动物咬伤门诊,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污染程度等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疫苗(如破伤风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若伤口出血不止或出现肿胀,需立即就医。 -
后续观察
在接下来一周内,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疾病(如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注意事项:
- 老鼠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即使伤口看似轻微也需规范处理。
- 若无法及时就医,可先用干净纱布或敷贴临时覆盖伤口,避免污染。
- 日常注意环境清洁,避免老鼠活动区域,灭鼠时使用夹子或粘鼠板并妥善处理尸体。
以上建议综合自权威医疗指南和疾控中心建议,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