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肌强直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临床表现
- 肌肉症状:出现受累肌肉自发性、连续性、肌肉活动性疾病,常见肉眼可见的肌肉不自主连续颤动,如肩部、大腿、小腿等部位的肌肉。轻者睡眠后可减轻或消失,重者睡眠中仍可出现。
- 痉挛和僵硬:患者会出现肌肉痉挛和僵硬,运动后症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咀嚼肌、咽喉肌受累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症状;手部肌肉受累时,可呈“助产士”手样姿势,双足可呈强直性跖屈,类似马蹄内翻足。
- 其他伴随症状:可伴有过度出汗、肌肥大、感觉异常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晕厥等。
-
辅助检查
- 肌电图检查:是诊断神经性肌强直的重要方法。其特征为重复出现自发的连续性运动单位放电活动,频率通常在10-30Hz之间,波幅和频率可产生衰减,也可出现正相波、纤颤电位和束颤电位。
- 血清抗体检测: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出抗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抗体,尤其是针对自身神经肌肉接头的Anti-VGKCb自身抗体,这有助于诊断神经性肌强直。
- 肌肉活检:部分患者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大小不均,出现角纤维及肌纤维肥大,小群肌纤维萎缩,肌核增多,ATP酶染色显示Ⅰ型肌纤维同型肌群化及Ⅱ型肌纤维萎缩,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 腓肠神经活检:可见有髓纤维减少,节段性髓鞘脱失,轴突变性及芽生,施万细胞增生等改变。
神经性肌强直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是否患有神经性肌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