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铅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血铅水平,具体标准如下:
1. 血铅水平分类
根据2006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
-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微克/升(μg/L)。
- 铅中毒: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微克/升(μg/L)。
-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微克/升(μg/L)。
-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微克/升(μg/L)。
- 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微克/升(μg/L)
2. 诊断方法
2.1 血铅测定
- 血铅测定:血铅水平是诊断铅中毒的主要指标。血铅测定值一般达到1.93微摩尔/升(μmol/L)(约30~50微克/分升,μg/dL)即有诊断意义
- 检测方法:血铅测定可采用毛细血管或静脉血样。毛细血管血样检测显示铅水平升高时,应采静脉血进行确证性检测
2.2 其他辅助检查
- 周围血象:中度以上铅中毒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嗜多染、点彩红细胞增加。检查荧光红细胞是铅中毒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标准是:1%以下为正常,2%~10%为轻度增加,超过10%为高,但非特异诊断法
- 驱铅试验:对有铅接触史而无明显症状的患儿,尿铅测定正常,可作驱铅试验。一般用依地酸钙500mg/m²单次肌注,收集其后8小时的尿,测尿铅,若对于所注入的每mg依地酸钙之尿铅排出量大于1μg,则提示患者血铅浓度超过550μg/L
- 卟啉测定:尿粪卟啉定量法较可靠,其正常值上限为0.15mg/L。红细胞原卟啉明显增加(正常值<400μg/L红细胞或<3μg/g血红蛋白)
-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可高达58.8~78.4kPa(600~800mmH2O),蛋白量高,白细胞正常,偶达0.03×10⁹/L(30/mm³),多数为淋巴细胞,糖正常
- X线检查:患儿长骨干骺端出现密度增加,呈一白色带,比佝偻病恢复期所见者宽大而显著
3. 临床表现
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
- 急性中毒:恶心、呕吐、腹胀、腹部绞痛、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谵妄、幻觉、妄想等神经精神症状
- 慢性中毒:贫血、腹部绞痛、中毒性肝炎、肾损伤、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和铅毒性脑病
4. 预防措施
- 避免接触含铅物质:如劣质油漆、含铅玩具、含铅化妆品和传统药物等。
- 定期清洗玩具和家居用品:减少铅污染的灰尘。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使用含铅的陶瓷品和食品容器。
5. 治疗
- 清除污染源:首先应清除铅污染源,减少铅接触。
- 药物治疗:对于血铅水平较高的儿童,可能需要使用螯合剂进行治疗,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
通过以上诊断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治疗小儿铅中毒,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