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辅助检查,具体标准如下:
一、心电图核心诊断标准
-
QRS波特征
- 形态宽大畸形,时限>0.12秒,ST-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 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节律规则或轻度不齐。
-
房室分离与融合波
- 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 可见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部分窦性冲动下传至心室),表现为QRS波介于窦性与异位搏动之间。
-
特殊类型鉴别
- 尖端扭转型室速:QRS波形态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常伴QT间期延长。
- 加速性室性心律:心室率接近窦性心律(60-110次/分),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二、临床表现与病史评估
-
症状表现
- 突发心悸、胸闷、头晕,严重时可出现晕厥、休克或心力衰竭。
- 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哭闹不安、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
-
诱因与病史
- 需排除感染、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继发因素。
- 询问既往心脏疾病(如心肌炎、ARVD)或家族遗传性心律失常史。
三、辅助检查与鉴别诊断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用于捕捉阵发性室速及评估发作频率,尤其适用于无症状或短暂发作者。
-
心脏超声与影像学
- 评估心脏结构异常(如ARVD、心肌病)或功能不全。
- 心脏MRI可辅助诊断心肌纤维化等隐匿性病变。
-
电生理检查
- 通过导管技术明确室速起源及机制,指导治疗决策。
四、年龄相关注意事项
- 新生儿及婴幼儿: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或代谢性疾病,心率>140次/分需结合心电图确认。
- 学龄期儿童:特发性室速更常见,心电图QRS波形态多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五、鉴别诊断要点
需与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鉴别:
- SVT:QRS波形态正常,P波与QRS波有固定关系,心率160-250次/分。
- 室速:QRS波宽大畸形,房室分离或融合波具有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