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具体标准如下:
一、主要临床表现
- 脑供血不足症状:头晕、黑矇、乏力,严重者出现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 心功能异常:心悸、胸闷,运动耐量下降,部分患者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与心动过缓交替的“快慢综合征”。
二、心电图核心特征
-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且与活动无关。
- 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 窦性停搏>3秒,或长间歇>2秒且与基本P-P间期无倍数关系。
- 窦房阻滞表现为P波脱落或长间歇。
- 慢快交替综合征:心动过缓(如窦缓、窦停)与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室上速)交替出现。
- 逸搏心律:交界区逸搏间期>2秒,或交界性心律<35次/分,可能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三、辅助检查标准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记录24小时以上,捕捉间歇性窦停、窦房阻滞或快慢综合征。
- 阿托品试验:
- 静注阿托品1.5-2mg后,心率未达90次/分,或出现窦房/房室阻滞、交界性心律等,提示阳性。
- 电生理检查:
- 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1500ms,或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550ms。
- 固有心率低于预期值(如预测值=118.1-0.57×年龄)。
四、排除其他原因
需排除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甲状腺功能减退、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继发性因素。
诊断要点总结
- 确诊条件:典型心电图异常(如窦缓+窦停)结合临床症状,且排除继发因素。
- 疑似病例:无症状但心电图异常者需长期随访,动态监测心律失常与症状相关性。
(注: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更依赖客观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