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辅助检查,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表现
- 视力减退:通常为单侧进行性、无痛性视力下降,可能伴有一过性黑蒙。
- 视野缺损:表现为中心暗点、垂直性偏盲或周边视野丧失,具体类型与压迫位置相关。
- 色觉异常:红绿色觉障碍常见,尤其在早期阶段。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眼痛、视盘水肿或内分泌异常(如垂体功能减退)。
二、辅助检查
-
眼科检查:
- 视力与视野检查:评估视力受损程度及视野缺损范围。
- 眼底检查:观察视盘水肿、苍白或萎缩等异常。
- 色觉测试:早期发现色觉异常。
-
影像学检查:
- CT/MRI:明确眶内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动脉瘤)及视神经受压情况。
- 超声波:辅助诊断眶尖压迫性病变。
-
功能评估:
- 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视神经传导功能异常。
- 对比敏感度试验:早期发现视神经功能损害,敏感性高于常规视野检查。
三、鉴别诊断
需排除以下疾病: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无痛性视力丧失,伴特征性视野缺损。
- 视神经炎:眼球运动痛、急性视力下降。
- 青光眼或脊髓瘤: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如血生化、脑脊液分析)鉴别。
四、诊断流程
- 结合症状及体征初步判断。
- 完成眼科基础检查(视力、视野、眼底)。
- 通过CT/MRI明确压迫性病灶。
- 必要时行实验室及电生理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
注:对治疗反应不佳或疑似小病灶(如脑膜瘤)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