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依据
-
流行病学史
有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免疫功能低下(如麻疹、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起病急骤,高热(≥38℃)、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偶有咯血。
- 体征: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儿胸腔积液或肝脾肿大。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MRI:双肺弥漫分布的粟粒样结节影(直径1-3mm),密度、大小均匀,呈“三均匀”特征;急性期结节边缘清晰,亚急性期可融合成实变影。
- 其他表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增厚或积液。
-
实验室检查
- 病原学检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至少2份痰标本)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 免疫学检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硬结≥10mm或伴水疱)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
-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如TB-DNA)阳性。
- 病理学检查:肺外组织(如淋巴结、胸腔积液)病理学证实结核病变。
二、诊断分类
-
疑似病例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5岁以下儿童有结核中毒症状,伴密切接触史或TST/IGRA阳性。
- 胸部影像学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
-
临床诊断病例
痰涂片阴性,但影像学符合活动性肺结核,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结核中毒症状+TST/IGRA阳性。
- 结核抗体检测阳性或肺外病理学证实结核。
-
确诊病例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痰涂片阳性(2份标本)或培养阳性+影像学支持。
- 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如TB-DNA)+影像学支持。
三、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区分:
- 伤寒:稽留热、玫瑰疹、肥达试验阳性。
- 败血症:寒战、弛张热、血培养阳性。
- 白血病:出血倾向、骨髓涂片异常。
- 其他感染:如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四、转诊建议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紧急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院:
- 严重并发症(如大咯血、呼吸衰竭)。
- 治疗反应差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注:诊断需严格遵循《肺结核诊断标准(WS 288-2017)》,结合多学科证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