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斜颈,又称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小儿常见的病症,但并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疾病。以下是关于先天性斜颈的详细信息:
1. 病因与症状
先天性斜颈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胎儿宫内位置异常:胎儿在子宫内因位置关系导致一侧胸锁乳突肌受压,血液循环受阻,肌肉发生缺血性纤维病变。
- 分娩过程中的损伤:分娩时胎位不正或使用产钳等工具可能导致胸锁乳突肌损伤,形成血肿,出生后肌肉发生挛缩。
主要症状包括:
- 颈部肿块:出生后7-14天可发现颈部有梭形肿块,逐渐增大,两个月后开始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 头部倾斜:头部被牵拉而歪向一侧,颈部活动受限。
- 面部不对称:随着年龄增长,患侧面部发育较健侧小,出现面部不对称。
2. 诊断与治疗
诊断
-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摸颈部肿块和观察头部倾斜情况来初步诊断。
-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胸锁乳突肌的连续性及肿块情况,X线检查可以排除颈椎畸形
治疗
- 非手术疗法: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位固定及手法扳正等。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治愈
- 手术疗法:对于6个月以上且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儿,或者年龄较大且合并面部严重畸形的患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胸锁乳突肌切断术、胸锁乳突肌延长术等
3. 预后与护理
- 预后:大多数患儿通过早期治疗可以恢复正常外观和生活功能,但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脊柱侧弯等后遗症
- 护理: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定期进行按摩和物理治疗,并注意观察患儿的矫正情况。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总结
先天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病症,但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恢复正常。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头部倾斜和颈部肿块情况,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