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脑膜炎的治疗需以早期足量抗生素为核心,结合对症支持、并发症管理及个体化方案,具体可参考以下综合方案:
一、药物治疗
-
抗生素治疗
- 首选药物: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需静脉给药确保血脑屏障穿透性。
- 剂量调整:青霉素成人1200万~2000万U/天,儿童30万~60万U/(kg·d);头孢曲松钠成人2-3g/天,分2-4次静脉滴注。
- 耐药处理:对青霉素或头孢类耐药者,改用万古霉素(成人1-2g/天)联合利福平,必要时加用头孢噻肟。
-
辅助抗炎治疗
-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儿童0.4mg/kg,每12小时一次)用于降低颅内炎症反应及脑水肿。
- 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可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辅助控制炎症。
二、对症支持治疗
- 控制颅内压
- 甘露醇或呋塞米静脉给药降低颅内压,配合脑脊液引流术(腰椎穿刺或脑室引流)。
- 缓解症状
- 高热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头痛剧烈时予镇痛药,癫痫发作予抗惊厥药物。
- 营养与代谢支持
- 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低钠血症。
三、并发症管理
- 神经系统并发症
- 脑积水需脑室-腹腔分流术,听力障碍尽早介入康复治疗。
- 感染扩散预防
- 监测是否合并败血症、肺炎等,及时调整抗生素方案。
四、其他措施
-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避免颅内压波动。
- 免疫增强:免疫缺陷者可予丙种球蛋白或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
- 疗程监测:治疗周期通常2-3周,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影像学评估疗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休克),万古霉素需控制输注速度以防“红人综合征”。对于儿童/老年患者,需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