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标准
1. 病因诊断
后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 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瓣膜纤维增厚、卷缩,腱索缩短,瓣环扩大。
- 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瓣膜毁损。
- 心肌梗死:特别是右心室心肌梗死,可导致三尖瓣关闭不全。
- 右心室扩大: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导致三尖瓣环扩张,引起相对性关闭不全。
- 类癌综合征:类癌斑块沉着于三尖瓣心室面,引起关闭不全。
2. 临床表现
- 症状:轻度关闭不全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疲乏、腹胀、水肿、呼吸困难等。
- 体征:
- 颈静脉怒张伴搏动。
- 肝肿大伴收缩期前搏动。
- 胸骨左缘全收缩期杂音,吸气时增强。
- 严重时可闻及短促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3.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显示右心房和右心室肥大,心脏右缘凸出。
- 心电图检查:显示心房肥大,P波高宽;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右心室肥大;常有心房颤动。
- 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检查:
- 切面超声可探测三尖瓣环大小,了解瓣膜增厚情况,区分相对性和器质性病变。
- 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超声造影可见微泡往返于三尖瓣。
- 多普勒能直接监测到右室至右房的异常信号,估计反流程度。
- 心导管检查:右心房压力波形V波突出,y降支变陡,吸气时更明显,称为右室化的右房压,是重度三尖瓣反流的表现。
- 心血管造影检查:右室造影可显示三尖瓣反流及其程度,但有潜在假阳性。
4. 分级标准
三尖瓣关闭不全通常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 轻度: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
- 中度:出现疲乏、腹胀等症状,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等。
- 重度:出现明显症状如呼吸困难,体征如胸骨左缘全收缩期杂音等,右心衰竭风险增加。
通过综合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后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进行诊断,并评估其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