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疗
-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需长期维持用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降低心脏负荷,延缓病情进展。
- 利尿剂:缓解水肿和心脏负担,常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
- 激素治疗(如泼尼松):针对免疫功能异常者,疗程通常需1-1.5年。
- 免疫调节剂(如丙种球蛋白):用于控制炎症反应,部分病例需静脉冲击治疗。
-
手术治疗
- 心脏移植术:适用于终末期患儿,药物治疗无效且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
- 瓣膜置换术: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结构异常时,可改善心功能。
-
支持治疗
- 休息与活动管理: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心脏负荷。
-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抗感染与抗凝:预防肺部感染,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栓风险。
-
长期管理
- 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
-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该病治疗周期长且复杂,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但部分重症患儿需终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