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洁伤口
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目的是去除伤口周围的污垢和水蛭残留组织。若没有肥皂水,也可用清水代替。 -
止血处理
若伤口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避免强行拉扯水蛭导致残留。 -
消毒与预防感染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必要时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或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预防感染。 -
局部症状缓解
- 若伤口肿胀,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 瘙痒时避免搔抓,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
-
特殊情况处理
- 若水蛭未完全脱落,可用食盐、醋或酒精滴在虫体上促使其松开吸盘。
- 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过敏反应(如红肿扩散、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注意事项:
- 避免用酒精直接冲洗伤口,以免刺激组织。
- 不要随意使用民间偏方(如草木灰、烟油等),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建议处理后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