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过敏史、家族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腹痛、腹泻、腹胀等),以初步判断可能的不耐受食物。 -
症状观察与记录
患者需记录每日摄入的食物及随后出现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这有助于识别可疑食物与症状的关联性。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测: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和IgG抗体检测,辅助判断食物过敏或不耐受。
- 粪便检查:检测潜血、寄生虫或乳糖氢酶活性,排除其他消化道问题。
- 食物排除与激发试验
- 排除法:通过暂时停用可疑食物2-4周,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 激发试验(金标准):在医生指导下,逐步重新引入可疑食物,从小剂量开始,观察是否诱发症状。若症状复现即可确诊。
- 影像学检查
如胃肠超声、胃镜或肠镜,用于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如炎症、溃疡)。
注意事项:
- 诊断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避免自行尝试激发试验引发风险。
- 部分检测方法(如IgG抗体检测)存在争议,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若怀疑存在胃肠食物不耐受,建议及时就医,遵循规范诊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