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休息与护理: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宜温湿度,预防呼吸道感染。
-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热量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补充蛋白质以增强免疫力。
二、药物治疗
-
氧疗
-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但单纯氧疗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需结合其他治疗。
- 高频通气供氧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
糖皮质激素
- 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可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或结缔组织病相关病例可能有效。
- 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副作用,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
免疫抑制剂
- 如环磷酰胺,用于调节免疫功能,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病例。
-
对症药物
- 抗生素(如头孢类)控制肺部感染;祛痰剂(如氨溴索)促进排痰;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扩张支气管。
三、原发病治疗
- 针对病因治疗是关键,如控制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处理肺结节病、外源性肺炎等原发疾病。
四、并发症处理
- 右心衰竭:使用强心剂(如地高辛)改善心功能。
- 终末期患者:肺移植是可行选择,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五、其他治疗
- 肺泡灌洗:清除肺部积聚的分泌物或致病因子,改善通气功能。
- 抗凝治疗:预防肺动脉血栓形成。
- 饮食调整:高蛋白、低盐、富含维生素C及铁质饮食,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
- 治疗需个体化,部分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
- 定期复查肺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进展。
该病以综合治疗为主,需结合病因、症状及并发症制定方案,建议在呼吸科或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