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原则
-
补液治疗
轻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或含糖盐的液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脱水者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饮食调整
- 急性期需限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汤、粥等)。
- 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瘦肉末)增强体力。
二、针对性治疗措施
-
呕吐型中毒
- 毒素耐高温:呕吐毒素需在126℃加热90分钟才能灭活,常规烹饪温度(如炒饭)无法破坏毒素。
- 处理方法:若因食用剩米饭等淀粉类食物中毒,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并通过补液缓解症状。
-
腹泻型中毒
- 毒素处理:腹泻毒素可通过45℃加热30分钟或56℃加热5分钟灭活。
- 药物辅助:
- 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减少腹泻。
- 抗生素:仅用于严重感染(如高热、血便),常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但磺胺类药物无效。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误区
- 呕吐型中毒患者不宜盲目止吐,需优先补液。
- 腹泻型中毒若早期使用止泻药可能加重毒素吸收,需遵医嘱。
-
预防措施
- 食物现做现吃,避免常温放置超过2小时。
- 隔夜食物需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后再食用。
- 注意厨具卫生,生熟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四、何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频繁呕吐或腹泻导致无法进食、排尿;
- 持续高热(体温>38.5℃)或意识模糊;
- 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脉搏细弱)。
提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多为自限性,多数患者1-2天可恢复,但严重者需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