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急性期止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缓解疼痛;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减轻神经炎症和肿胀。
- 营养神经:维生素B族(如甲钴胺、维生素B12)促进神经修复,建议长期服用。
- 脱水消炎:甘露醇等脱水剂可缓解神经压迫性水肿。
2. 物理治疗
- 冷敷:急性期(48小时内)冷敷15-20分钟/次,减少肿胀和疼痛。
- 热敷:慢性期或非急性水肿期可热敷,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温度过高。
- 电刺激与康复训练:通过电刺激防止肌肉萎缩,被动/主动关节活动维持功能。
3. 中医治疗
- 针灸:选取合谷、外关等穴位,调节气血运行,需坚持治疗。
- 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上肢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和疼痛。
4. 专业干预
- 神经阻滞与脉冲射频:超声引导下注射神经营养因子或激素,松解卡压神经。
- 三氧大自血疗法:清除血液毒素,抗炎镇痛,促进神经修复。
- 手术:严重压迫或断裂需手术松解或神经移植,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注意事项
- 避免上肢长时间受压或过度使用。
- 急性期避免热敷和剧烈运动,慢性期加强功能锻炼。
- 定期复查肌电图,监测神经恢复情况。
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