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抗真菌药物
- 碘化钾:作为传统首选药物,需注意过敏反应,症状消失后仍需持续用药1个月以防复发。
- 唑类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适用于对碘化钾不耐受者,需监测肝功能。
- 两性霉素B:用于重症或耐药病例,但需警惕肝肾毒性。
- 激素辅助:中重度患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预后,用药后需漱口防真菌感染。
-
对症治疗
- 祛痰止咳:使用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缓解痰多症状。
- 呼吸支持:低氧血症患者需吸氧或持续正压通气。
二、营养与饮食调理
- 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羹、瘦肉粥、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力提升。
- 维生素补充:多摄入新鲜蔬果(如菠菜、胡萝卜、苹果),增强抵抗力。
- 避免刺激性食物: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减少胃肠负担。
- 充足水分:每日适量饮水,促进代谢和毒素排出。
三、生活习惯调整
-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改善通气功能。
- 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诱发感染。
- 戒烟限酒:降低呼吸道刺激和免疫系统负担。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控制诱因:停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能诱发感染的药物。
- 合并症处理:若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同步治疗。
- 手术干预:仅限药物无效的顽固性病例,需联合抗真菌药物。
提示:以上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