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心肌病的治疗需综合药物干预和饮食调理,以下为关键措施:
一、立即停用致病药物
首要措施是停用可能损伤心肌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精神病药等。部分患者停药后心肌功能可逐渐恢复。
二、对症药物治疗
根据症状选择针对性药物(需遵医嘱):
- 改善心肌代谢:辅酶Q10、肌苷等可促进心肌能量代谢,减轻细胞损伤。
- 控制心力衰竭:
- 水肿/心衰:螺内酯、地高辛等抗心衰药物。
- 心脏负荷过重: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
- 纠正心律失常:
-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 严重心律失常: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三、饮食调理
- 多摄入营养素:
- 维生素C和硒:黄瓜、猕猴桃、鸡蛋、胡萝卜等。
- 高蛋白、高纤维:牛奶、豆制品、燕麦、玉米等。
- 控盐低脂:减少钠盐摄入,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多选瘦肉、鱼类。
- 补血益气:红枣、桂圆、黑木耳等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
四、生活方式调整
- 适度运动: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脏代谢。
- 充分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药物性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自行用药。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