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 反复严重感染
患儿常在6个月内出现反复肺炎、腹泻、皮肤感染等,且感染难以控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持续性腹泻、口腔念珠菌病(黏膜溃疡、红斑)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 - 疫苗接种反应异常
对卡介苗(BCG)等疫苗接种反应差,甚至引发严重感染。 - 皮肤及黏膜表现
脂溢性皮炎严重,颊黏膜、舌部易出现慢性深部溃疡,可能与移植物抗宿主病混淆。 - 其他系统异常
包括慢性肝炎、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慢性脑病)。
二、实验室检查
- 免疫功能评估
- 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IgG、IgA、IgM显著降低或缺失。
- T细胞功能:CD3+、CD4+或CD8+ T细胞数量减少,增殖反应低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消失。
- B细胞功能:B细胞数量可能正常,但抗体生成能力严重受损。
-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见胸腺缺如,淋巴组织病理显示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三、基因检测
通过检测γc基因(IL2RG基因)突变可确诊X-SCID。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q12-13.1区域,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剪接异常、缺失等。基因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
四、诊断流程
- 初步筛查:根据反复感染、疫苗接种反应差等临床表现,结合免疫功能检测(如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分析)。
- 基因确诊:发现γc基因突变即可明确诊断。
- 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免疫缺陷病(如网状组织发育不良、腺苷脱氨酶缺陷等)。
五、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确诊后需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佳供者为HLA配型相同的同胞),以提高生存率。
- 避免活疫苗:未治疗患儿禁止接种活菌疫苗,诊断性治疗可暂用免疫球蛋白替代。
建议疑似患儿及时就医,通过多学科评估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