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原则
- 控制总热量
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及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避免热量过剩导致肥胖或血糖波动。 - 均衡营养
- 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如全麦、糙米),减少精制糖和高糖食物(如糖果、糕点)。
- 蛋白质:推荐瘦肉、鱼类、豆类及蛋类,每日可摄入1个鸡蛋、1杯牛奶。
- 脂肪: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如橄榄油、坚果),限制动物脂肪摄入。
- 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和低糖水果(如苹果、草莓),每日蔬菜摄入量建议1.5斤左右。
二、具体建议
- 进餐顺序与时间
- 先吃蔬菜和蛋白质,最后吃主食,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 早餐建议丰富,晚餐适量减少高热量食物。
-
烹饪方式
选择清蒸、煮、炖等低脂方式,避免油炸或腌制食品。 -
特殊食物推荐
- 高纤维食物:如玉米、冬瓜、豆类,促进糖代谢。
- 含钙食物:如虾皮、牛奶,预防骨质疏松。
- 富含硒的食物:如海带、芝麻,辅助调节代谢。
- 需避免的食物
- 高糖:含糖饮料、甜点等。
- 高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
- 辛辣刺激:可能加重精神症状。
三、食谱示例
- 早餐:全麦面包+牛奶+水煮蛋+青菜。
- 午餐:糙米饭+清蒸鱼+凉拌菠菜+豆腐汤。
- 晚餐:玉米+虾仁炒西兰花+紫菜蛋花汤。
四、注意事项
- 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根据波动调整饮食。
- 限酒控盐:酒精可能干扰血糖,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 个体化调整: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时需进一步限制钠或脂肪摄入。
五、辅助食疗方
- 口蘑烧白菜:抑制糖代谢异常。
- 虾仁炒油菜:缓解精神迟钝。
- 素烧冬瓜:清热解毒,改善情绪。
饮食管理需结合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方案。若出现血糖波动或精神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