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感染治疗(核心措施)
-
抗生素选择
- 首选药物:耐β-内酰胺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新青霉素Ⅲ)或头孢唑林等。
- 耐药时用药:若细菌对青霉素类耐药,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 辅助用药:根据病情可联合使用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红霉素或克林霉素。
- 用药原则:早期、足量、静脉给药,后续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
-
免疫球蛋白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中和毒素、抑制炎症反应,尤其适用于病情危重者。
二、抗休克与支持治疗
-
液体复苏
- 快速补液:以生理盐水、平衡液为主,必要时补充胶体液(如白蛋白),纠正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
- 监测指标:密切观察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血管活性药物
- 若补液后血压仍不升,可短期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药物提升血压。
-
激素治疗
- 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毒素损伤,需与抗生素联用。
三、局部处理与并发症管理
- 清除感染源
- 及时清创引流感染病灶(如皮肤脓肿、宫腔分泌物等),移除感染异物(如卫生棉条、导管)。
- 器官功能支持
- 呼吸衰竭时需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者需血液透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需抗凝治疗。
四、预后与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确诊后需立即住院,48小时内启动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避免诱因:月经期女性应避免使用高吸附性卫生棉条,注意个人卫生。
- 定期复查:恢复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确保感染完全控制。
总结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进展迅速,关键治疗为早期抗感染联合液体复苏,辅以激素和免疫支持。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住院治疗,不可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