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治疗(核心措施)
- 低色氨酸饮食:避免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豆类、坚果、肉类),减少吲哚化合物生成。
- 低钙低蛋白饮食:每日钙摄入量需控制在600毫克以下,蛋白质摄入不超过40克,以优质动物蛋白(鱼虾、瘦肉、牛奶)为主。
- 限制维生素D:避免补充维生素D制剂,减少钙吸收。
二、药物治疗
- 降血钙治疗
-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扩容并促进钙排泄。
-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加速尿钙排出,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 抗生素治疗:针对继发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炎症。
- 抑制肠道菌群:间断口服磺胺类药物或新霉素,减少肠道细菌分解色氨酸。
三、对症支持治疗
- 高钙血症紧急处理:重度患儿需紧急扩容、强化利尿,并监测血钙及肾功能。
- 营养支持:保证热量摄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除钙、维生素D外)。
- 并发症管理:如骨骼问题需针对性治疗,智力低下需结合康复训练。
四、日常护理与预防
- 环境管理:保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外出佩戴口罩。
- 长期监测:定期检查血清钙、肾功能、骨密度及尿钙排泄。
- 遗传咨询:家族有遗传史者需产前诊断,避免患儿出生。
五、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用药:抗生素、利尿剂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 饮食执行严格:需终身控制色氨酸、钙及蛋白质摄入,避免症状反复。
提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