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咬了后,处理方法如下:
1. 不要直接拔出
- 原因:直接拔出可能会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
- 正确做法:使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
2. 使用专业工具移除
- 方法:使用酒精棉球或专业的蜱虫移除工具,轻轻地将蜱虫从皮肤上移除。
- 注意:镊子尖尽量靠近皮肤,然后紧紧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垂直向上缓慢用力,不要扭转或猛拉。
3. 局部封包
- 方法:可以使用石蜡油滴在伤口周围,将蜱虫隔离起来,隔绝它周围的空气,蜱虫也会因缺氧然后自行脱落。
- 注意:操作时不要用力过度,以防将蜱虫的液体挤压出来,从而引发感染。
4. 局部消毒
- 方法:在蜱虫脱离皮肤后,使用碘伏由内向外进行擦拭伤口,然后用纱布覆盖伤口进行包扎,防止感染。
5. 观察与就医
- 观察:密切观察叮咬部位的变化,如出现红肿扩大、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就医:在叮咬后的2周内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期间如出现发热、乏力、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6. 预防措施
- 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周围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庭院内外的杂草、垃圾,打扫禽畜圈舍等,避免蜱虫孳生。
- 个人防护:野外劳作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浅色、表面光滑的衣服,将双袖口、双裤脚和领口等处扎紧,不穿凉鞋,裸露在外的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的驱避剂或花露水等。
如果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健康无小事,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