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症状
- 口苦: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口苦,可能伴随呕吐苦水。
- 咽干:咽喉干燥,常与口苦同时出现。
- 目赤:眼睛红肿、充血或视物模糊。
- 胁痛:右胁或两胁胀痛、灼热感,可能放射至肩背。
- 情绪异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烦躁不安。
二、伴随症状
- 消化系统异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黄疸(皮肤或巩膜发黄)。
- 二便异常:小便短黄赤,大便秘结。
- 舌脉特征: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三、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需同时具备口苦、咽干、胁痛等核心症状,以及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舌脉特征。
- 病史与诱因:多有情志内伤(如长期焦虑、易怒)或外感热邪病史。
- 鉴别诊断:需与肝火上炎证(以头痛目赤为主)、肝胆湿热证(伴湿热症状如身重、苔腻)等相区分。
四、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如ALT、AST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MRI显示胆囊或胆管炎症、结石等病变。
五、中医辨证要点
根据《黄帝内经》及临床指南,胆热需结合“胆腑郁热”“胆热犯胃”等证型辨证,强调疏肝利胆、清热泻火的治则。
提示: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中西医结合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