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采取以下措施:
一、急性期治疗(抽搐发作)
- 静脉补钙: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按1-2mg/kg剂量)缓慢静脉注射,快速纠正严重低钙血症。
- 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或苯妥英钠控制抽搐,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 活性维生素D:急性期可选用骨化三醇(1,25(OH)₂D₃),起效更快(1-4天),剂量需根据血钙水平调整。
二、长期维持治疗
-
钙剂补充
- 口服钙剂:每日补充元素钙1-2g,常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 饮食补钙:增加牛奶、酸奶、豆类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
-
维生素D治疗
- 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0.03-0.08μg/kg/d),促进钙吸收并减少尿钙流失。
- 普通维生素D:用于轻症或辅助治疗,需监测血钙避免中毒。
-
磷酸盐限制
- 减少高磷食物(如豆类、坚果、加工食品)摄入,避免影响钙吸收。
-
镁补充
- 当血镁<0.6mmol/L时,需补充硫酸镁(70-150mg/kg/d)。
-
生长激素治疗
- 针对生长激素缺乏型患儿,可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骨代谢和血钙水平。
三、日常管理要点
- 饮食调整:保证高钙、低磷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
- 监测指标:定期检测血钙、尿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调整药物剂量以预防高尿钙或肾结石。
- 避免诱因:减少影响钙吸收的药物(如抗癫痫药),适当增加日照时间。
四、预后
早期规范治疗可维持正常血钙水平,多数患儿智力发育不受影响;若已继发癫痫,需联合抗癫痫治疗。
注:具体用药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儿血钙水平、年龄及并发症个体化制定。